31天航程、4500美元级集装箱运价、华北产业带专属服务——这条横跨太平洋的海运专线,正成为连接中国北方工业集群与中美洲贸易走廊的核心动脉。
河北衡水某丝网制造企业通过迪士国际货运代理出口20柜钢丝网至Roatan。初期因危标粘贴不牢固面临目的港罚金风险,迪士团队实施三项关键措施:
沧州盐山某管道制造商委托子豚运输出口40HQ柜管件至洪都拉斯。针对设备超长问题,子豚操作:
天津港到洪都拉斯,Roatan港口海运专线已超越传统运输功能,成为华北制造业出海的关键赋能链。从安平丝网的危品合规包装到盐山管道的异形件装载方案,专业化货代正通过价格透明化、操作标准化、服务场景化重塑中美洲物流体验。而选择这条通道的企业,收获的不仅是31天航程或4500美元级运价,更是从中国工厂到洪都拉斯港口的确定性交付能力。
随着中国与洪都拉斯建交后双边贸易的深化,天津港作为北方核心枢纽,至洪都拉斯主要港口的海运专线已成为中企拓展中美洲市场的关键物流通道。其中,Roatan(罗亚坦)作为新兴港口,因毗邻自由贸易区及旅游资源,正吸引更多中国轻工业品、智能设备等货物流向该地。本文将聚焦三家深耕此航线的货代企业解决方案及其典型服务案例,解析行业动态。
洪都拉斯主力港口以科尔特斯港(Puerto Cortes)、圣洛伦佐(San Lorenzo)为主,Roatan作为岛屿港口,需通过中转或支线船衔接,航程约35–50天。当前航线面临三大挑战:
行业补充:塔吉特物流作为运力补充方,主攻拼箱货(LCL),按“1CBM=750KG”计费标准,吸引中小贸易商订单。
当前,天津港至Roatan的专线仍以中转模式为主,未来随着中洪贸易量增长(尤其是矿产、皮革、光伏品类),直航潜力可观。货代企业通过产业带深耕、运力整合及专业适配方案,正逐步化解航程长、成本高的痛点,助力“中国造”高效链接洪都拉斯及中美洲辐射市场。对于出口企业,建议结合货品特性选择差异化解决方案,并依托条款优化分摊风险,实现供应链韧性升级。